牛粪是牧区一种常见的燃料,牛粪烟还被认为具有净化空气、预防疾病等功效,深受藏族人民喜爱;藏香,是有着上千年传承历史的藏民族传统手工艺品,也是藏族人民“须臾不可离”的生活必
牛粪是牧区一种常见的燃料,牛粪烟还被认为具有净化空气、预防疾病等功效,深受藏族人民喜爱;藏香,是有着上千年传承历史的藏民族传统手工艺品,也是藏族人民“须臾不可离”的生活必需品。可谁也想不到,这个“牛粪+藏香”的创意产品竟然出自两个普通大学生之手。
央珍和才旦是初中同学,2018年7月他们从大学毕业。毕业后,两人一同在安多县城一家广告公司上班,工作强度大、收入微薄,让两位年轻人产生了创业的想法。
当时,安多县还没有一家藏香厂,这让央珍和才旦看到了商机。“最重要的是,这项产业投入少、风险小,但收益大,值得我们尝试。”央珍说。
于是,两人经过多次讨论、研究,又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,决定把藏香作为创业的首选项目。
说干就干。他们找来有过藏香制作经验的旺久,负责藏香原料的配制和研发;找来曾经开办过销售公司的索朗达吉,负责联络市场推广渠道;而他们自己也没有闲着,自筹资金10多万元,注册成立安多县第一家藏香(品牌)公司——仲亚慈悲牛粪藏香生产有限责任公司。
“仲亚”,是藏语野牦牛的音译,而两位创业者生产的藏香,选用的也是从牧区收集来的牦牛粪。用公司法人才旦的话来说,就是要坚持传统原料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,努力做出藏北草原质量最优的藏香产品。
很快,藏香生产的原料、厂房、设备以及销售商店落实到位;很快,藏香原料配比试验成功;很快,“仲亚牛粪藏香”的logo设计出炉;很快,央珍和才旦申请的自治区和那曲市创业启动资金共12万元通过审批……
2019年7月,央珍和才旦的藏香厂正式投产运营,位于安多县城安狮西路的仲亚商店也随即开张售货。这样,一个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藏香品牌诞生了。
“仲亚牛粪藏香”并没有因它那奇怪的名字而惨遭冷落;事实上,由于它用料考究、工艺先进、质量上乘,反而广受青睐:2019年7月,在安多县第六届长江源格拉丹东赛马艺术节上,“仲亚牛粪藏香”在短短两天之内销售量超过800件,营业额有1万多元;2019年8月,在那曲市羌塘恰青格萨尔赛马艺术节“羌塘印象”特色产品展销会上,公司共售出藏香1698件,销售额达到2万多元;2019年11月,在那曲市第一届“创业赢未来、青春展风采”创新创业大赛中,“仲亚牛粪藏香”荣获“产品最受欢迎奖”……多次成功“试水”,让小小的牛粪藏香打出了口碑、提升了知名度,也让两位创业青年树立了信心、迈开了创业的坚定步伐。
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,央珍通过学习了解到,借助微商、微店等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扩大产品销售渠道,特别是农行“掌银”APP,“只需在农行‘掌银’APP‘扶贫商城’里搜索‘那曲’两个字,就能看到‘仲亚牛粪藏香’产品,直接在线下单支付购买,还可以享受包邮服务,非常便捷。”央珍介绍道。
公司在增产创收之余,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紧跟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部署,坚持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促进、互惠共赢”原则,积极打造“贫困户+公司”模式:一方面,直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牛粪原料供应;另一方面,为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短期就业岗位,切实帮助他们在农闲时节增加收入。
21岁的德庆白姆是安阳工学院大三学生,她利用这次因疫情而无限延长的“寒假”时间,主动来藏香厂打工,每个月还能领到2000元薪水,这对于她那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,无疑是“雪中送炭”。“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,大学生要克服依赖思想,主动就业。”她告诉记者,勤工俭学的经历,为自己以后进入社会、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。
如今,半年多时间过去了,公司的销售额突破30多万元,“仲亚牛粪藏香”也早已走出羌塘草原、“西藏北大门”,成为远近闻名、家喻户晓的“香饽饽”。
临别之际,央珍告诉记者,下一步,要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引导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业中来;同时,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,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。